美国鞋履贸易逆差扩大 中国进口排**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鞋类产品的进口量大增,进口额达237亿美元,而与此同时,鞋类的出口量下降了1%,至8.24亿美元。
2012年鞋类产品进口量达95%,已经满足了国内需求,中国是*主要的供应商,72%的鞋类产品来自于中国。其他一些亚洲鞋类产品生产国,如越南和印度尼西亚,他们继续扩大在美国的市场份额。
另外,在高端产品供应方面,意大利继续扮演着一个重要供应商的角色。在2012年美国进口排行榜上,意大利位居第三。
与2011年相比,美国的鞋类产业出口量遭受了另一下滑局面,但美国向加拿大和韩国的销量分别增加24%和7%,这两个国家是美国鞋类生产的主要市场国。
从2007年至2012年,美国鞋类产品的生产订单从1050张下降到721张,由此而导致的该行业的雇佣人员数量从15,761人下降到11,581人。
中国在国际鞋类标准会议中取得新突破
2013年10月15至17日,CEN/TC309/WG1、WG2和ISO/TC 216WG1工作组会议以及CEN/TC 309 & ISO/TC 216年会会议在意大利标准化协会(UNI)召开,会议有来自近十个国家的二十余名代表参加。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皮院)张伟娟、畅文凯,北京崇高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李毕忠博士作为中方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皮院作为ISO/TC 216的国内技术对口单位,长期以来坚持参加该标委会会议,先后取得了成为CEN/TC 309观察员,ISO/TC 216/WG1工作组的召集人,并主导了4项国际标准的制定的成绩,其中ISO 16187 已于今年8月1日发布,目前由ISO/TC 216/WG1承担的我国主导的在研项目《鞋类和鞋类部件抗真菌性能评估试验方法》(以下简称《抗真菌》)已完成了草案,此次工作组的会议内容之一就是对中皮院提交的草案进行讨论并完善。该次会议经过热烈讨论一致同意WG1召集人对《抗真菌》标准草案进行修改后,在WG1内部进行两个月的征求意见,并初步决定在2014年3月召开网络会议。届时中皮院作为召集人单位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筹备此次网络会议。
另外,在其他两个欧盟工作组会议和ISO&CEN鞋类标准年会中,对复审项目、新制定项目比如EN ISO 17694、鞋类中苯酚的测定等,与会专家等进行了讨论,达成了一致意见。
在此次一系列国际标准和欧盟标准的国际会议中,中方代表积极提出意见,为在会议中提出意见*多的代表,并且大多数都被采纳,表明中国的标准化水平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