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和认识中等服装专业学校素质的教育中等服装专业学校是培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中等服装专业技术人才学校。目前,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任何个企业都欢迎素质高能力强适应性强有发展后劲的人来加盟,优胜劣汰,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我们的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的后劲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服装专业学校生产的产品是否被社会广泛重用,取决于学校教学如何进行。
现在中等服装专业学校存在着种倾向偏重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忽略了思想职业道德教育。认为学生有系统的服装理论知识和具体的操作技能就可以了,至于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的教学是,不着的东西,可有可无。这种倾向忽视了学生不是专定终身的问。中等服装专业不同于高等服装专业,前者只是培养中级技术人才,面临的是今后多次重新择业的问。没有定的素质必定要在种种困难面前而失败。
笔者认为中等服装专业学校素质教育要有时代的特征和新的内涵,要在新的形势下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同时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以身心调节和自我适应性教育为基础。
正确把握中等服装专业学校的教学现状中等服装专业学校的教学现状是教育系统问。我国真正的服装教育起步较晚,特别是中等服装教育起步于80年代末,从初等到中等到高等服装教育没有形成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中等服装专业教学内容没有统规划,教学经验还在探索之中,教和学系统化问比较突出。
教材滞后问铨。服装学是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广,如人体工程学美学材料学人文地理学卫生学色彩学社会心理学民族学文化学等,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服装的变化日新月异,学校的教材远远跟不上服装业发展的形势。
教师队伍问。中等服装学校的教师来源是多渠道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学历偏低,专业教师半路出家较多。当今社会知识的增长和老化都很迅速,这种状况对服装学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因此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生源问。进入中等服装专业学校的学生是初中段教育后分流出来的文化基础知识相对差些的学生。
他们的素质和适应性能力都较差,必须通过系列教育和学习,才得到全面的提高,成为合格产品提高中等服装专业学校教学的措施在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前提下,笔者认为主要应采取以下个方面的措施思想道德教育。这是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化,些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势必会渗透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形成中的学生思想中来。因此抓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正确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处理好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社会与个人与奉献的关系。其次要进行艰苦创业教育。使学生明白,不具备艰苦创业精神,就无法掌握和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艰苦奋斗和创业是连在起的。再次要进行法律知识教育,使学生清楚自己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只有遵纪守法,事业才能顺利发展。
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中等服装专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必须要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的操作技能。毕业的学生除部分进人高级学校继续深造外,大多数学生直接进人社会,成为社会生产的支生力军。因此,理论专业课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课程设置要强调职业性,教学内容要突出应用性,让学生提高分析问和解决问铨的能力。同时加强专业技术的训练,学校要创造条件,经常组织学生到工厂去,到学校实习基地中去,引导学生把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中运用,提实践能力。积极开展职业技能考核,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潜在能力。
心理素质和自我适应性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自我适应性的基石。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劳动制度的改革对学生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果学生心理素质差,自我适应性不强,在市场竞争面前就会畏惧退缩,无所适从。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当今社会中,要培养锐意进取精神,在积极参与竞争同时,也要培养自我约束能力。懂得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帆风顺的,必须在挫折面前战胜自我寻求新的发展的能力。在困难中前进挫折中奋起,需要的是理智和意志。顽强奋进,具有良好的自我适应性,才能使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除引进素质的教师之外,要十分重视在职教师的再学习,通过各种渠道对教师进行培训继续教育。在专业教师中开展各种形式的比武活动,使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不断拓宽视野更新知识。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竞争变化不断,对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断提出更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要有终身自学的自觉性。
中等服装专业学校的素质教育是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师生员工的密切配合,共同行动,让师生主动参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齐心协力,自觉行动,唯有如此,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率宁波商业学校陈玲俐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人才市场的形成,中专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难。然而,通过我们对市场的调,发现外贸单位对中专外贸人才的需求是大的,关键取决于外贸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强弱,外贸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随着企业改革的深人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外贸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宁波市的有关资料显近两年来,宁波市已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的工业企业越来越多,至1998年底已达300余家,1999年头两个月又新增获权企业36家。般说来,年出口额在20万美元左右的工业企业约需配备5名至10名外贸专业人才,这使得外贸专业人才有了巨大需求。另方面,由于对外贸易环境变化很快,些工商企业迫于调整出口策略,提高出口效益和质量的需要,开始注重提高外贸人才素质,使外贸人才也越来越吃香了。此外,企业经理们开始理性化寻找人才,他们不求学历的高低只钟情于实用型外贸专业人才。他们认为中专生工资支出比大学生低,激烈竞争的就业环境,也使中专生更珍惜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他们能吃苦耐劳,安心工作,动手能力强。外贸企业中单证员报关员商检员等岗位从学历方面看中专生完全能适应岗位的需要。可以看出,外贸单位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外贸专业人员的需求是很大的。
在分析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后,学校在组织教学时,应对学生未来就业方向进行准确定位。工贸企业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私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货运代理船务代理等企业是外贸专业中专生*理想规模小,人员少,他们没有进出口经营权,往往留不住高学历人员,这些经理有些是从国营外贸企业分流出来,他们有较稳定的外贸业务,迫切需要个廉价的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外贸专业人员,做他们的得力助手。从宁波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就业资料显,外贸专业毕业人员中,在以上各类企业从事单证员报关员业务员工作者占90以上,只有个别人员在国营专业外贸公司任职。
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就业方向的定位,学校应确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目标,使之成为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