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出口形势较为严峻。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整体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1284亿美元,下降3.1%,其中一季度增长2.8%,二季度下降7.7%。
尽管出口形势不乐观,但从二季度各月出口额及降幅的变化看,4~6月的出口额逐月递增,降幅逐月收窄,显示出口有走出低谷、趋于回暖之势。上半年进口整体不振,进口额累计下降3.2%。
概况
上半年累计贸易额下降3.1%
今年6月,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额275.6亿美元,下降1%。其中出口253.5亿美元,下降1.2%,进口22.1亿美元,增长0.8%,当月贸易顺差213.4亿美元,下降1.4%。1~6月,纺织品服装累计贸易额1409.5亿美元,下降3.1%。其中出口1284亿美元,下降3.1%,进口125.6亿美元,下降3.2%。累计贸易顺差1158.4亿美元,下降3.1%。近6年来,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首次出现上半年累计出口下降,对全国外贸出口形成负拉动。
6月,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374.9亿美元,同比下降1.2%。其中出口1920.1亿美元,增长2.8%;进口1454.8亿美元,下降6.1%,当月贸易顺差465.4亿美元。1~6月,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累计18807.8亿美元,下降6.9%。其中出口10720.1亿美元,增长1%,进口8087.6亿美元,下降15.5%,累计贸易顺差2632.5亿美元。
传统贸易方式趋冷
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一直是纺织品服装出口主要的贸易方式,三者合计出口占比达到90%以上。今年上半年,这3种传统的贸易方式出口均遭遇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分别为2.8%、14.2%和14.3%。与此同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异军突起,从去年开始,广东、浙江两地在“其他”贸易方式(其中主要是市场采购贸易)下的出口迅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广东增长7.8倍,浙江增长38%。
进口方面,加工贸易进口下降12.9%,一般贸易增长5.5%。
出口
市场、汇率多重因素拖累出口
上半年,我国出口的4大重点市场中,除美国市场略有复苏外,欧盟遭遇希腊债务危机,经济持续不振;日本市场受产业转移、提高消费税影响,自我国进口持续回落;东盟由于欧美市场连带效应,加之前几年我国对其出口增长迅猛,出现冲高回落,增速下降。
年初以来,除美元外,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卢布、澳元等其他主要贸易结算货币均呈升值态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1月下旬,欧元兑人民币汇率跌破7.0大关,后一直徘徊在7左右;5月份100日元兑人民币汇率首次跌破5;卢布一度升值后再度贬值,人民币兑卢布汇率重回9以上;澳元从年初起即震荡向下,年中时,澳元兑人民币汇率始终在5以下。一时间,汇率波动成为出口企业*为头疼的问题,也成为影响我国对各大市场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欧盟主要商品均降
上半年,我国对欧盟出口237.7亿美元,下降8.9%,其中纺织品和服装分别下降7.8%和9.3%。主要出口商品面料、纺织制成品和针织、梭织服装全部下降,其中针织、梭织服装出口量、价分别下降8.8%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