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5月,据国家统计局对395家规模以上缫丝绢纺企业统计,丝产量为60948 吨,同比增长0.99%,其中41家绢丝企业绢丝产量为3333吨,同比下降9.82%;251家织绸企业绸缎产量为24173万米,同比下降1.00%;125家蚕丝被企业蚕丝被产量为857万条,同比下降3.05%。
下行压力增大
2015年1~5月,据国家统计局对887家丝绢纺织及精加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474.4亿元,同比增长3.58%;利润达21.1亿元,同比增长12.21%,其中缫丝加工实现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12.61%,丝织加工实现利润8.78亿元,同比增长15.82%,丝印染加工实现利润0.94亿元,同比下降15.87%。
总体来看,自2014年7月以来,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逐步进入下行通道,到今年5月再创一年来新低。行业利润增速一季度出现强劲反弹,但二季度拐头向下,显示出整个行业经济下行压力仍在继续增大。
从其他经济指标看:1~5月丝绢纺织及精加工行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达2.00亿元,同比下降16.48%;亏损面达16.91%,其中缫丝加工业达19.00%,丝织加工业达14.32%,丝印染精加工达18.03%;负债合计金额达362.11亿元,同比增长1.21%;企业存货122.43亿元,同比增长2.94%;企业营业费用同比增长6.63%,管理费用同比增长5.13%,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56%,其中利息支出同比下降4.93%。以上数据显示,尽管全行业亏损总额有所下降,但行业亏损面依然超过两位数,仍高于纺织行业平均水平,当前行业存在的困难不可小觑。
外贸形势严峻
据海关统计,2015年1~5月全国真丝商品出口11.09亿美元,同比下降12.12%。从出口产品类别看,丝类产品出口5238.5吨,同比下降3.18%,出口金额为2.31亿美元,同比下降11.11%,单价同比下降8.20%。其中生丝出口3414吨,同比下降2.28%,金额为17545.4万美元,同比下降13.28%;真丝绸缎出口数量为5417.5万米,同比下降16.11%,金额为30747.8万美元,同比下降18.42%,单价下降2.74%,其中坯绸出口数量达3984.4万米,同比下降16.87%,出口金额20739.1万美元,同比下降17.82%,单价同比下降1.14%;丝绸服装及制品出口57070.5万美元,同比下降8.74%,其中真丝绸服装出口3448万件(套),同比下降15.39%,金额为38364万美元,同比下降6.60%。
1~5月全国真丝绸商品出口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主要商品出口下降 。蚕丝类和绸缎类原料性商品出口数量分别下降3.18%和16.11%,出口金额分别下降11.11%和18.42%。在出口单价方面,生丝和绸缎价格分别同比下降8.20%和2.74%。真丝绸服装出口数量和金额同比分别下降15.39%和6.60%。
各省市出口分化加剧 。从出口金额排名前十位省市看,广东、重庆、福建三省市实现两位数以上的正增长,分别同比增长21.63%、118.33%、12.68%。其余省市出口下降幅度都较大,广西下降幅度*大,达到35.06%。全国27个省市中有21个省市出现负增长,占全国比重的77.8%,可见今年丝绸商品出口形势极为严峻。
对主销市场出口普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