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宁夏嘉源绒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世界编织梦想”7个大字首先映入眼帘。“我们用高科技织物的卓越性能,形成羊绒通透空灵的质感,营造肌肤与视觉的双重惊喜;用针织语言横直疏密的柔韧特性,体现对人体曲线美的呵护;用充满未来感的时尚解构手法,成就一种优雅而轻灵的视觉风尚……”该公司技术负责人滔滔不绝。
“世界羊绒看中国,精品羊绒在灵武”。灵武古称灵州,是古丝绸之路重镇。自晚唐灵州道开通,这里曾是北方南下至长安的重要通道和中西交通的主干线。如今,古老的城市焕发了新活力,以世界*大的羊绒集散地和羊绒制品加工基地闻名。
助力羊绒走出去
10多年前,宁夏羊绒产业还是小作坊生产,绝大部分企业规模比较小,初加工企业多,精深加工企业少,主要为国外企业提供分梳羊绒原料。
“出口羊绒纱检验始于1992年。”曾任宁夏检验检疫局机电轻纺处处长孙居宁意味深长地说,“由于出口批次和数量都很少,我们对出口羊绒产品检验一直采取批批检验的方式,为了强化企业监督管理工作,应对各种技术壁垒,对企业提出了纺织品在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的检测要求。”由于各环节的严格把关,灵武羊绒及其制品得以稳步提高,满足了国内外客户的需求,确立了“宁夏精品羊绒”的地位。注重质量提升的同时,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2012年成品、半成品出口额首次超过原料。
推动龙头企业发展
早在2009年初,宁夏检验检疫局就与辖区内4家龙头羊绒企业签订了支持协议,以提升产品质量为着力点,共同打造羊绒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支持的重点侧重于指导企业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帮扶提升自检自控能力。
宁夏中银绒业股份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国内**一家专业经营羊绒及其制品的全产品系的上市公司。2009年,宁夏检验检疫局将羊绒衫纳入出口分类管理的范围,抽检比例大幅降低。中银绒业获得一类企业资质,实现了当天报检当天检验检疫放行,放行周期由原来的3天左右缩短到1天,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成为扩大出口的助推器。
2013年初,中银绒业正式启动“出口免验”项目申报工作。宁夏检验检疫局组成出口免验专家组,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商品免验办法的相关要求,对该企业质量管理等工作进行严格的现场审核和专项指导。在宁夏检验检疫局的严格审核和大力帮扶下,中银绒业公司于2013年7月获得“出口免验”资格。
2014年,中银绒业加快了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的步伐,对国外先进设备需求量剧增。宁夏检验检疫局采取个性化服务举措,对中银绒业进口用于加工生产的自用设备,实施共同检验的方式,检验费用减半收取;对进口原材料(非动植物产品)和零部件等货物,实施免于检验等便利化监管措施。
打造质量安全示范区
为进一步促进羊绒产业升级,宁夏检验检疫局与灵武市政府于2012年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出口羊绒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自示范区创建以来,宁夏检验检疫局坚持以“依靠政府、联合部门、抓住企业、监管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出口羊绒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制,重点在质量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培育品牌发展、示范企业培育、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求突破,深化出口羊绒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切实增强企业应对国外技术壁垒能力,着力提升灵武出口羊绒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推进灵武羊绒产业提档升级。
在检测技术方面,宁夏检验检疫局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羊绒及其制品检测重点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完成科研项目11项,制定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1项。一大批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检测能力,大幅提升了检测速度和准确度。
今年1月,灵武市出口羊绒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成功获批为***出口工业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宁夏检验检疫局以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检验监管新模式,搭建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检测技术帮扶,破解贸易技术壁垒;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以*低的成本实现效益*大化;加深宁夏与相关省市在贸易畅通、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分工合作,为灵武羊绒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记得那年初相识,也在风雨中;待到雨过天晴时,捷报化彩虹……”经过多年的携手奋进,2014年灵武出口羊绒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57亿元,同比增长30.8%;完成进出口总额4.6亿美元,同比增长50.8%。园区现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宁夏名牌产品13个、国际知名品牌3个、网上品牌3个,园区企业11类产品销往欧美等43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