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信息技术应用不足中国制造业仍相对落后
  • 行情动态
  • 2015-09-14 08:23
  • 来源:中国服装机械网
  • 标签:
  •   安徽淮北,服装厂的女职工在加工出口到欧美地区的服装产品。图片来源:五河/CFP

      过去十多年,制造业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但在制造业产品越来越复杂、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发达国家正将制造业代工等任务和设施转移回国内。尽管中国制造业产值较高,但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却不足。

      德勤8日在大连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报告称,该机构调查访问的中国制造业企业中,仅42%的企业表示采用了集成化手段,在生产流程中融入信息化技术。该机构称,为实现政府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进一步推进计划中强调的技术、信息化和创新工作,还应做出更多努力。

      上述报告的发布正值世界经济论坛在大连召开夏季达沃斯会议之际。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参与了企业访问,总计对超过200家公司展开问卷调查,并收到了133份回复。

      新技术之所以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可以降低成本。例如,所谓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技术,与过去的“减材制造”构成对照。例如生产形状较为复杂的零件,传统减材制造经常要通过切削加工,在形状规则的原材料(例如钢材)上挖掉多余的部分,这就造成浪费。增材制造技术则相反,它是通过一个个组件累加的方式制造复杂零件,用激光束或电子束等将所有组件“焊接”在一起。

      德勤企业管理咨询的全球行业顾问合伙人加里·科尔曼(Gary Coleman)称:“3D打印技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各种新兴技术正在推动颠覆性的创新,帮助新涌现的竞争者占据制造业等各个行业的竞争优势。他建议中国大力投资发展新技术,从目前的制造业龙头国家发展成全球制造业重镇。”

      目前中国制造业产值在全球排名**,大约是2.5万亿美元。美国排名第二,大约是2万亿美元。但制造业水平并不能完全用产值衡量,中国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地区仍存在一定差距。

      德勤称,中国人均制造业产值为2.6万美元,而在美国,这一数字是16.7万美元,这表明中国制造业尚未充分利用新技术。根据世界银行对各国经商便利度的调查,中国排在第91位,而美国、德国和日本分别排在第4位、第19位和第20位。

      科尔曼称,大概5-8年前,制造业物品的复杂程度急剧上升,劳动力在成本中所占比例下降,同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也在上升。这就导致发达国家新建或者扩建制造业设施的意愿减弱,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将制造业转移回到国内。

      德勤中国战略与运营合伙人张天兵称,“中国制造2025”计划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这意味着信息技术将成为日后中国制造业成功的关键推动力。他称,企业若要赢取市场,则必须解决如何应用信息技术这一难题。 

    相关资讯
    • 电子元器件兴起,未来的电子行业在哪里
      电子元器件行业定义是指电子元件和电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如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子器件的总称。[详细]
    • 有极性之分的元器件,你知道的有哪些?
      半导体元件—二极管:想要完成整流功能,会用到具有单向导电特性的半导体元件:(整流)二极管,会留意到其用银环(或黑色环)所标注的阴极所在[详细]
    • 贴片二极管-汽车电子的重要电子元件
      贴片二极管被广泛地使用于汽车操作系统以及软件安装系统等应用。这些应用具有信息处理、通讯、导航、防盗、和娱乐等功能,能够充分感知驾车者和乘客的状况。[详细]
    • 汽车音响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滤波:滤除电源中的噪声。电容器具有电极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因此电源供应装置的噪声波被电容器吸收,在电源电路进入汽车音响的主机和放大电路之前被抑制。[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