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歌力思收购欧洲高端女装品牌的新闻应该算是江湖上*大的热点了,各大公众账号都对这条消息进行了转发,遗憾的是,唯独没人进行解读。
洒家相信大侠们对歌力思上市后进行资本运作的举措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让人意料之外的是,没想到歌力思的**桩大生意居然来得如此之快。要知道,这笔收购完成的时间距离歌力思上市不到半年而已。
看完新闻,洒家和大侠们一样,一方面为夏老板一掷千金的豪情拍手称快,但另一方面也一样很好奇:是什么原因让歌力思如此紧迫地要花钱去收购一个欧洲的高端女装品牌?这笔收购背后又释放了哪些重要的信号?
经过一天的思考,洒家终于想到了几个答案。首先,来看**个问题,歌力思上市后募集了超过7.6亿的资金,扣掉3800多万的发行费这类硬性成本,还剩下7.2个亿。
按照当初公布的IPO募投计划,这部分钱要花在既定的几个项目中去,但大侠们都知道,建运营中心、设计中心这种买机器、开门店、招人才的事情毕竟需要一个过程,歌力思上市后手里攥着这笔巨资不做点事情也不是个办法。
为了解决这个尴尬的问题,歌力思拿其中的5亿元“闲置资金”买了短期理财产品。但从风险管控的角度来看,这笔钱若是仅仅进行“存放”,那不符合常识,也是肯定不被允许的。这么做面临的各种风险非常大,而且也没法向股东们交代。
换句话说,歌力思上市后处于一个有钱没地方花的状态。为了降低资金风险,夏老板必须尽快、稳妥地把这笔钱花出去。所以才诞生了这笔火箭速度的跨国并购交易。(如果没记错,从完成时间看,应该算是国内时装业里谈得*干脆的一个case了)
实际上,在这笔交易达成之前,5月份,歌力思就火速地花了500万自有资金成立了一家从事服装、服饰产品销售、加工及其他国内贸易,进出口贸易业务的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墨子服饰设计有限公司 。
这个动作和歌力思收购外资品牌是否有重大关联,洒家不得而知,但从歌力思的整体发展战略看,从完成收购后,Laurèl品牌的运营层面看,洒家认为这个子公司将来在歌力思渴望打造的“中国的高级时装品牌集团”运营体系里会有重要的地位。
因为歌力思收购后得到了Laurèl品牌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立设计权和生产权,这些都需要一个独立于歌力思主品牌外的强大团队来执行。
▲歌力思品牌形象
**个问题基本上搞清楚了,下面洒家再聊第二个问题,这个事情背后释放了啥重要的信号?
在歌力思对外发布的一个问答式回应中,夏老板谈到了这笔收购后可能带来的一些变化,他说,和德国人的合作对歌力思的渠道和国际市场开发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两个品牌在供应链管理上还会进行共享资源。*重要的是,夏老板明确地表态要继续收购国内外的品牌。
为了不歪曲人家的原意,洒家直接引述过来:“上市后,公司新的发展战略是打造中国的高级时装品牌集团,公司还会在合适的时机收购符合公司战略的国内国际时装品牌”。
前面已经给大家摆数字,讲逻辑,直接明了地分析了歌力思上市后面临的处境,那么,再来读夏老板的这句话,意思就很清晰了。有一个词叫“求贤若渴”,虽然用在这里貌似不是特别恰当,但往下看,你就知道用这个词的内涵是没问题的。
洒家透露一个小道消息:歌力思上市后,夏老板这半年一直都没闲着,在很多场合他都在物色优秀的项目,希望进行投资。私下里,相信业内不少大侠们都接到过夏老板找项目的电话,想让大家推荐优秀的设计师品牌作为收购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