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石家庄市裕华区分校,河北石家庄050081)近几年来,常常听到一些青年教师谈论服装仪表,甚至有时争论不休。有的说,“穿着打扮,任其自愿”。有的说:“年轻人穿的美一点有什么不好”,还有的说:“发型新奇点也没啥”!
青年教师究竟应该有什么样的服装仪表呢,我以为上面儿种看法,从表面看似乎无可非议,但细想起来,却反映了一部分青年教师对服装仪表有不iH确的认识。
首先,青年教师是人民教师。因此不能不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和职业特点。譬如演员,常常排戏、演戏,演戏要化妆,这是专业特点的要求;要登台演出,那就更需要化妆,并且要根据各种角色的特点精心打扮成各种各样的形象,所以平时注重自身打扮,是无可非议的。而我们教师却不同,教师经常和学生在一起,试想:如果我们今天挂着项链,明天吊上耳环;一时穿的“紧露透”,一时追求的装扮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所以,那种“穿着打扮,任其0愿”的说法恐怕是行不通的。
其次,有人说“青年人打扮得美一点有什么不好呢,审美观点与人的文化素质、生活环境、经济条件诸方面有关。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作为一个社会成员而存在的,人人都要受一定的社会性的制约。那就是要有一个基本的审美准则,这个*基本的审美准则应该是符合我们民族的七惯,尊我们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如果不是这样。”任其自愿“地打扮下去,就会把美变成怪,把美变成丑,把美变成奇,则美之为不美,结果落得个土不土,洋不洋,男不男,女不女,稀奇古怪,这怎么能称之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怎么能为人师表呢,”发型新奇点没啥“。这个说法是值得研究讨论的。”新奇“和”一般“是对立统一的。新奇的事物出现后,被人们接受并经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有的会成为一般和普遍的事物。譬如我国发型的历史演变,男人由留长发拢髻、梳辫子而剪辫子;从剌光头到留分头和寸头。女人由梳髻、梳辫子到剪短发,直到K发和短发并行存在,都是由新奇到一般。新奇的事物之所以被社会所认可,是因为适应了社会生活、工作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型新奇点没啥。但是有些男育年,挖空心思地一味追求”奇“,忽而蓄K发留辫,忽而剃光头,忽而头发ft:彩缤纷,与众不同,完全不合乎大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习惯,这些东西怎么能叫做”新奇“呢,青年人要富有自然美,要有青春美,还要有大众能接受的美。
年轻人都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这本是无可挑剔的,但要符合国情。符合民族习惯。依个人之见,教师行动举止要活泼而不轻浮,稳重而不呆板;仪表要端庄大方,而不失年轻人的朝气;衣着要美观合体,色泽协调,既不出格。也不窝窝囊囊。这才是教师真正的美。
(责任编辑:陈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