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表1,熟条质量水平见表2表1配棉主要技术K指标品种/tex主体长度/mm品质长度/mm细度/dtex成熟度系数短绒率/%评定传动锭翼、牵伸罗拉、锥轮装置、差动机构,采用先进的可编程序控制器(PC)及变频调速技术对每落粗纱全过程进行自动控制。
H%91型机米用三电机传动,主电机传动锭翼和筒管恒速部分及牵伸部件,卷绕电机传动筒管变速部分,升降电机传动龙筋升降,筒管卷绕速品种定量/萨氏条干条干重量不/texg°(5m)2粗纱试验条件(见表3)度的合成由全封闭主传动箱完成,采用单片机控制对粗纱机纺纱全过程进行自动控制。
11配棉及熟条质量65cfcadenl配棉主要技术指标Publish机型品种/ex粗纱定量/g伸倍数/倍捻度/捻。
I锭速1卷绕密度/层。cm经试验分析,*佳工艺参数配置如表6所示。
表7纺C146不同机型不同粗纱卷装的质量状况机型粗纱卷装粗纱萨氏条干粗纱条干CV/%粗纱重量不匀率细纱重量CV/%单强CV/%单纱强度1条干1粗节/ 1棉结/ 13粗纱工艺参数选择正交试验对影响粗纱条干的四个主要因素:后区牵伸倍数、后区隔距、主牵伸区隔距以及加压压力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试验方案如表4表5所示。
品种/ex水平后区隔主牵伸区隔距后区牵伸/倍罗拉加压/表型机工艺优选正交试验品种/ex水平后区隔主牵伸区隔距后区牵伸/倍罗拉加压/表6优选后*佳工艺配置机型品种/后区隔距主牵伸区隔距后区牵伸倍罗拉加压/ 2粗纱主要技术质量指标测试1固定供应同台试验在熟条质量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采用同台并条机供应熟条,粗纱机和细纱机固定锭号,在两种机型上对C14. 5e、C97e进行粗纱大、中、小纱三种卷装形式的跟踪试验。
试验条件:车间温度30工相对湿度58%,细纱机型FA507型,C146品种,细纱机前罗拉速度190r/min牵伸倍数38 44倍,细纱设计捻系数412C9.7品种,细纱机前罗拉速度150r/mn牵伸倍数46. 98倍,细纱设计捻系数424试验结果见表7、表8从表7、表8数值可看出,大、中、小纱所纺成纱质量无显著差异。
表8纺C9 7ex不同机型不同粗纱卷装的质量状况机型卷装粗纱萨氏条干粗纱条干CV/%粗纱重量不匀率细纱重量偏差CV/%单强CV/%单纱强度/N.ex 1条干1粗节/个kn1棉结/ 22大面积质量测试数据(见表9)从大面积测试情况对比分析来看,H491型粗纱机的各项指标鹞个别外)几乎全部优于AS FA411A型粗纱机,在生产过程中的伸长率试验,车速对质量指标的影响等试验也反映出HY491型机优于ASFA411A型机,说明H491型机设计技术成熟,制造技术精良,基本上达到了一个新的表9大面积测试情况品种机型粗纱条干粗纱萨氏条干粗纱重量不匀率/%细纱重量单强单纱强度条干细节/个0粗节棉结/ 1从表10及表ink1捻系数变化来看I无论粗纱PublishingHouse.Allrights 23粗纱捻系数试验两种机型都采用了变频调速对粗纱张力进行控制,基本上可达到恒张力纺纱效果,但AS FA411A型机由于仍有锥轮,与H491机型机相比效果较差。H%91型机采用前低后高配置,实现等导纱角纺纱,减少了前后排粗纱的张力差异,而ASFAmA型机则无此项改进。在生产运转过程中,我们发现粗纱的捻系数对粗纱的质量影响也较明显。为了便于对比分析,我们采用了三组同锭对比粗纱试验。只在ASA411A型粗纱机进行了C14.6品种的测试。试验条件:车间温度29.5相对湿度53%粗纱定量50g/10m测试结果见表10表10粗纱捻系数试验粗纱编号锭速/牵伸倍数/倍捻系数条干捻不匀设计实际表11不同捻系数粗纱纺纱试验同锭对比粗纱编号条干细节个。km1粗节/个。kn棉结/个。km1备注第即试组1天后第即试1天后组1天后第1天后组1天后粗纱捻系数改变后,在细纱机上纺制C14. 6e的同锭对比数据见表11试验条件:车间温度31C,相对湿度58%,细纱机FA507型,细纱机前罗拉速度190rmn牵伸倍数3844倍,细纱设计捻系数412质量指标及主要成纱质量技术指标,过大捻系数C粗纱1减过小捻系数C粗纱2)都不如适中捻系数(粗纱3)说明捻系数的确对纺纱质量有一定影响,这是我们在生产实际中也应考虑到的因素。
3总结粗纱捻系数的选择对成纱质量有一定影响,今后应加强定量变化时捻系数选择的研究,这对纺制高质量的细号、特细号纱非常重要。
两个品种的粗纱伸长率虽然未在本次试验中列表给出,但从大面积纺纱情况来看,因H491型粗纱机采用了恒张力纺纱控制系统,若调整适当,其大、小纱及前、后排伸长差异率均可控制在0 5%以内,ASA411A型亦可控制在0.7%以内。这说明两种粗纱机粗纱张力的变化是相对稳定的,因粗纱张力不当所造成的质量波动几率是非常小的。
两种机型在速度较高的情况下,纺纱质量都较为稳定,断头很少,班产都可达万米以上。
吏用HY491型粗纱机,因其取消了传统的锥轮机构,工艺调整简便迅速,特别是张力、锭速的调整不影响正常生产运转,值车工可根据实际运转情况随时通过人机界面进行调整,使生产更趋可控、正常。而ASFA411八型粗纱机由于仍存在锥轮机构,使用起来其方便性大打折扣,不过两种机型在成本上还是有较大区别的,各纺织生产厂家可根据自身情况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