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绒高支纯纺纱的开发
  • 二手裁剪设备
  • 2017-06-14 11:08
  • 来源:中国服装机械网
  • 标签:
  •   2:B文章编号:100们028山羊绒属于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是一种珍贵的纺织原料,具有细度细、手感柔软、滑糯、光泽自然的特点,素有“纤维之冠”、“软黄金”等美誉。山羊绒精纺羊绒产品,以其华贵的质感、如丝般的光泽,为羊毛制品之精品。开发高支山羊绒纱,可进一步提高山羊绒的附加值。我们利用山羊绒纤维的本身特性,结合毛纺及棉纺设备特点,进行设备改造,成功地开发出80Nm/2100%山羊绒纱。

      1原料分析山羊绒具有不规则的稀而深的卷曲,长度一般为30~40mm,细度不匀率小,约为20%,平均细度多为14~16Mm,按号数计算约为222dtex~238dtex左右。若纺80Nm纱,截面纤维根数约50根左右,若纺100Nm纱截面纤维根数约40根左右,考虑纯山羊绒纱一般为手动横机用纱为主,相对强力要求较低,且整体长度要长于棉纤维,结合山羊绒特点决定纺80Nm纱。

      2工艺流程2.1现有粗纺及半精纺纱线的缺点分析对于纯山羊绒纺纱,按传统的粗纺工艺做,所纺纱支一般24~42Nm/2织物较厚重,不适应轻薄的发展要求。随着市场的发展,近几年来,一些半精纺厂借用棉纺设备,成功开发出48~60Nm/2纯山羊绒纱,但进一步提高山羊绒的附加值,开发/2及以上纱线,并提高纱的条干水平难度较大,原因在于半精纺的工艺流程配置并不完全适应山羊绒的纤维性能。半精纺流程一般配置为:合毛※梳棉(机后毛斗喂料)二并"※粗纱"※细纱―络筒※并线※倍捻※成纱,主要为借用棉纺设备纺纱。表1为山羊绒和棉纤维部分纤维性能比较:表1山羊绒和棉纤维部分纤维性能比较纤维名称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初始模数山羊绒(干态)棉(干态)通过表1分析看:①山羊绒的断裂强度低于棉纤维,要求山羊绒的分梳必须更加柔和;②山羊绒的纤维断裂伸长远高于棉纤维且初始模数远低于棉纤维,说明山羊绒比棉纤维柔软,有弹性。因棉纺设备的局限性,在半精纺流程中,利用并条难以理直绒条中的纤维卷曲,且不能去除绒条中低于15mm的短绒从而制约了成纱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2工艺流程3设备改造及控制重点按比例进行原料加油,具体加油比例:羊毛用和毛油15%,中性抗静电剂25%;要求油水喷洒均匀,封闭闷毛24h,闷毛温度24 ~27以保证油水充分渗透。加油闷毛在纺纱流程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控制不当,将直接影响到后工序的纤维损伤及可纺性。

      3.2梳棉工序3.2.1梳棉主要解决以下问题控制山羊绒的分梳强度,尽可能地减少纤维损伤;因绒条蓬松,利用现有的罗拉剥棉装置很难保证顺利成条,应对机前部分进行改造;因山羊绒难以清花成卷,梳棉机后需加皮板喂棉装置或采用自动喂毛斗。

      3.2.2梳棉机前改造采用斩刀剥棉,并加装加持皮板成条,具体改造示意图见:道夫成网后由斩刀斩下,由平帘、底帘。斜帘,将条子运输到龙头成条;梳棉器材配置及速度选择:给棉板:考虑山羊绒中超40mm的纤维仍然较多,且山羊绒的断裂强度较低,选用46mm给棉板;四配套针布的选择:考虑到山羊绒较蓬松,对针布和速度的选择原则主要以减少纤维损伤为主,锡林针布选用AC2815X1770,道夫针布选用AD4030X1890,盖板DT 18锡林转速280rpm,刺辊速度600rpm,要求锡林动静平衡符合标准要求,针布包卷合格,以*终保证工艺上机。经上述改造,为山羊绒原料与生条的纤维长度排版比较。通过可见,经梳理后纤维的整体长度并未明显降低,符合工艺控制要求。

      对前罗拉座进行改造,使其有收小隔距的余地。

      三叶打手及牵伸小罗拉改造。

      将工作螺杆改为小螺距螺杆。

      相应机后张力装置进行改造,经上述四项改造后针梳机*小牵伸隔距达到25mm,从纺纱过程看基本能够满足设备对羊绒纤维进行控制,纤维没有明显的损伤,通过手扯感觉看出纤维的伸直度有明显的改善。

      3.4精梳前预并为避免精梳后超长纤维被并条拉断,继续加短绒,影响*终成纱条干和强力不匀,按照三针后的拉板长度,按5 %长度确定拉断隔距65X70,牵伸倍数805,拉断一并,通过拉断前后的长度对比,60mm以上的长纤维明显减少,有效地减少了后工序并条重新拉断纤维,使短绒重新加。

      3.5精梳工序精梳工序为关键工序,主要考虑短绒的去除,精梳后纤维的离散程度要小,并保证出条毛网清晰度要好,绒条拉力满足后工序加工要求,同时确保精梳后15mm以下短绒含量不超过5%,并尽量降低落绒率,以节约成本。结合山羊绒的纤维特点,对毛精梳机B311C进行改造,使拔取隔距达到20mm以内。主要改造部位:拔取罗拉、钳板、拔取小车、断刀改造并改装棉卷罗拉;合理选用圆梳和顶梳器材。结合工艺上机,经精梳后,通过的纤维排版长度看,基本达到目的。

      3.6精梳后并条精梳后头并主要保证出条条干和重量不匀率,采用了以下措施:3.6.1工艺采取紧隔距,低喂给定量,小牵伸倍数,小后区牵伸倍数;如牵伸出现硬头,可考虑适当加大隔距;同时适当加大摇架压力并加宽喂入条子宽度;适当减少压力环直径,以加强压力棒对后区纤维的控制,并采用合适的车速以减少吸花造成的疵点。

      3.6.2头并二并采用约1.25倍后区牵伸,三并采用约12倍后区牵伸,总牵伸均采用7.0倍左右牵伸倍数,*终熟条定量控制2 3.7粗纱工序在保证细纱正常牵伸的基础上加大粗纱捻系数,控制好粗纱张力,避免意外牵伸,合理分配两区牵伸倍数,适当加大皮辊压力并使用软胶辊,为避免出现长纤维对条干的不利影响,粗纱适当加大罗拉隔距。

      3.8细纱工序考虑山羊绒长度及纤维弹性较大的特点,采用中长隔距V型牵伸。

      3.9倍捻捻系数的选配及锭速的选择以保证纱条的丰满和降低断头为主。捻系数配置以保证织片不斜片为主。

      3.10并线与单筒具体以车速的选择及张力片的选择为主,以降低断头,保证成形为主,在保证成形前提下车速尽量降低。

      4环境控制要求因加工流程较长,且中间不能补加油水,车间温湿度必须保持稳定,以保证山羊绒良好的可纺性。一般控制标准为:温度23 ~27C,相对湿度5*终成纱指标(见表2)表2*终成纱指标项目细节粗节i重量单纱强度强力指标6结语利用山羊绒的纤维特性,开发出100%山羊绒高支纱,并结合棉纺和毛纺设备的各自设备优势,进一步提高纱线的质量水平,使纯山羊绒轻薄织物的开发成为可能,可使山羊绒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提高,给公司提供了新的经济长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