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程科技学院西安市710048)兰州三毛集团)介绍了赛络纺炒技术在毛单炒织造中的应用,并从原料选用、加工工艺研究、工艺优化与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些在生产实践中具有一定指导作用的结论。
单经单纬织物用料省、成本低、产品风格独特。因此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因单纱强力低,严重影响织造效率。特别是单纱强力、条干CV值、强力不匀率指标直接影响到上机效率和面料质量。精纺单纱必须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要求才能保证单纱织造的顺利进行。如不采用相应的工艺技术措施和先进的加工手段,单经单掉产品的生产就无法真正实现。单经单掉产品的开发也将受到很大的限制。利用赛络纺纱技术是目前提高单纱织造效率的有效途径之1赛络纺纱技术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的纺纱技术,具有构思新颖,技术可行、工艺简便、成本低等特点,己在国内外广泛推广应用。该技术比较成熟,利用赛络纺生产的纱线与传统纺纱技术生产的纱线在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特殊的纱线结构和纱线截面形态,使其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能。经试验对比,赛络纺纱与同规格的传统毛纱相比,纱线强力有较明显的提高。下面以毛涤赛络纺薄花呢为例,做一分析对比,如表1、表2.表1产品规格原料纱支经密纬密幅宽方重表2纱线强力测试结果(单位:cN)平均传统纺纱赛络纺纱从上表可以看出,正常股纱与同支数的赛络纺纱相比,纱线强力低11%那么,采用赛络纺纱生产单经单掉产品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织机的织造效率。我们开发的该产品在生产中织机效率达到80%左右。
2原料选择和工艺优化21注重纤维长度细度的选择提高毛纱条干质量纤维长度和细度是影响毛纱条干质量的*重要的质量指标。正常合股纱线在生产过程中,为保证毛纱条干质量,细纱单位截面内的纤维根数应在36~40根,单掉产品为满足生产要求,单位截面内的纤维根数应在55根左右,而单经单掉产品由于经纱在生产过程中要承受更多的外力作用,对条干、单纱强力等的要求更高,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应保证单位截面内的纤维根数在65根左右。
22适当提高纱线捻系数,以提高纱线平均强力一般情况下,单纱捻系数选择在125左右,捻系数相对其临界值仍存在很大的调整余地,适当加捻系数可改善纱线的强度不匀率和减少纱线断裂时的滑脱纤维根数,即纱线捻系数加,强力随之加。因此,在单经单掉产品的开发中,我们将单纱捻系数大至135左右,根据产品具体情况,部分产品可选择140左右,纱线强力会有较明显提高。实践证明,一般情况下纱线强力达到140cN以上,才能保证织造的正常进行。
23减少纤维损伤,提高纱线内在质量在纺织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对纤维的损伤,为保护纤维,我们从工艺优化、染化料助剂选择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在条染时采用低温染色并加入羊毛保护剂,选用质量稳定可靠的染料,根据产品合理选择所用和毛油剂及其追加量和油水比,降低复洗哄房烘干温度,复精梳采用轻喂入、小牵伸,严格控制含油、回潮和成品毛条短纤含量。纺纱采取小张力、轻喂入、低牵伸的工艺原则,确保细纱cv%细节、粗节、毛粒、毛羽值等控制在25%水平之内,保证条干均匀、纱线光洁,另外,粗纱、细纱下机后的存放也尽量保证存放时间,使纤维、纱线能有充分的时间消除内应力,缓解疲劳。
24优化织机工艺,提高织机效率在织造时,选用双排筘,减少纱线与筘齿之间的摩擦,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经纱断头,提高织机效率。选择性能优良的经纱冷浆剂,提高纱线的韧性、耐摩擦性和强力,减少毛羽。采用尽可能小的整经和织造张力,适当降低织机速度。织机车速一般降至300r/ 3结束语我国拥有丰富的羊毛资源,但由于国毛细度偏粗在高支轻薄产品的开发上存在较大困难,而一旦开发成功形成工业化批量生产,将大幅度减少用毛,节约产品原料成本,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创造新的经济长点,也可为我国丰富的国毛资源的合理应用提供新的途径。
我们通过对原料选用、加工工艺研究、工艺优化与控制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开发了多个系列的单经单掉产品,其中利用赛络纺纱实现了单纱的可织造性,对单经单掉产品的开发具有一定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