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前区加装压力棒的纺纱实践李克来周三喜高海梅(河南天星纺织有限公司)作用原理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在C 182ex少品种上对使用压力棒隔距块后细纱工艺的调整和配置进行了纺纱试验。结果表明:细纱前区加装压力棒后,加强了对前区纤居的控制,有利于成纱质量的改善;同时牵伸力加强,生产中要注意工艺参数的调整,适当加大罗拉隔距,中铁辊后移,选用压力棒隔距块时要比普通隔距块偏大02mm-5mm防止细纱牵伸不开,保证纺纱质量的提高。
收稿改姓洫Acad―Co唧al Electronic触趾区徽1决定的g.压力棒位置越低,/须条的包围et纺织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对纺织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设备更新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投入大。我公司结合实际,优选关键纺纱器材,对改善产品质量取得了较好效果。例如在细纱前区加装压力棒隔距块,成纱条干cv值、千米粗节、细节和棉结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根据压力棒隔距块作用的机理,对有关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试验,达到了稳定质量,提高质量的目的。
1压力棒隔距块的结构整个部件由压力棒和隔距块两部分组成。压力棒采用高耐磨进口合金钢精制而成,表面进行电镀处理,光滑耐磨。根据隔距块大小的不同,压力棒直径为20mm3 5mm隔距块材质同普通隔距块一样,大小配置随粗纱定量、纺纱号数及设备机型的不同而定制,压力棒和隔距块一次浇铸而成,连成一体。
2前区压力棒的作用机理分析在细纱前牵伸区加装压力棒隔距块以后,压力棒与被牵伸的纤维束接触,并迫使纤维束的通道成为曲线。由于压力棒的下压,须条在压力棒表面形成包围弧,在前牵伸区加了一个新的摩擦力界,改善了对纤维运动的控制,使纤维的变速点集中而稳定地靠近前钳口,有利于改善条干均匀度,减少成纱细节、粗节和棉结。
须条在压力棒上的包围角是一个重要参数,而包围角的大小是由压力棒的高低位置和前牵伸角越大,须条所受摩擦力越大;握持距大,包围角小,须条所受摩擦力就小,反之,握持距小,包围角大,须条所受摩擦力就大。当摩擦力过大时,就有可能造成须条牵伸不开,产生出“硬头”现象。细纱前牵伸区压力棒属固定式,高低不可调节,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须条牵伸不开的现象,可通过调节前中罗拉之间隔距或中铁辊的位置来减小须条所受摩擦力,达到正常生产的目的。
另外,影响须条正常牵伸的因素还有粗纱捻系数、牵伸分配、隔距块大小等,这些因素不仅影响前区牵伸力大小,还与成纱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这些工艺参数也应慎重选用。
3纺纱试验C182ex纱是我公司的一个主导品种,质量要求优于2001乌斯特公报5%水平。该品种配棉全部采用新疆1级~4级细绒棉。综合配棉指标如下:品级31级,品质长度326m马克隆值438细度1.76dex短绒率133%,含杂率1.78%.纺纱工艺流程为:并条机俩道)>FA423A型粗纱机一>FA528型细纱机在细纱工序,首先对细纱工艺不做任何调整,仅将原普通隔距块换成压力棒隔距块,在同一台细纱机上选择10锭,在同锭同粗纱条件下进行纺纱对比试验。细纱主要工艺参数为:罗拉隔距18nx 28mm后区牵伸倍数1. 17倍,粗纱捻系数119前胶辊前冲量3隔距块25mm在上述纺纱条件下,压力棒隔距块与普通隔距块纺纱质量情况如下:项目压力棒隔距块普通隔距块条干CV/%细节个。km-粗节个。km-棉结个。km-毛羽指数通过试验对比可以看出,前区加装压力棒后,成纱质量提高,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当整台车进行小面积推广时,却出现了大面积须条牵伸不开的现象,即出“硬头”,挡车工反映强烈。我们及时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前牵伸区加装压系数、罗拉隔距、后区牵伸倍数、胶辊位置及隔距块大小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和调整。
根据纺纱原理,降低粗纱捻系数、加大后区牵伸倍数和加大胶圈钳口距离都能够减小牵伸区域的牵伸力,为此我们固定1台车分别进行了粗纱捻系数、后区牵伸倍数、隔距的调整试验,目的是观察细纱出“硬头”的现象,连续观察一个班,按连续出、断续出、偶尔出3种情况统计各自出现的锭数。
17倍,隔距块25mm前胶辊前冲量3不变的情况下,调整粗纱捻系数为116罗拉隔距为18mnx29mm经纺纱试验,连续出“硬头”有335锭,占69.8%,断续出在保持粗纱捻系数119后区牵伸1 17倍,前胶辊前冲量3不变的情况下,调整罗拉隔距为18X 28mm隔距块为28mm经纺纱试验,连续出“硬头”有219锭,占4563%,断续出“硬头”
97锭,占202%,偶尔出“硬头”164锭,占3417%.在保持后区牵伸117倍,前胶辊前冲量3mm不变的情况下,调整粗纱捻系数为116罗拉隔距为18nX29mm隔距块为28经纺纱试验,连续出“硬头”有124锭,占25 83%,断续出“硬头”127个,占2646%,偶尔出“硬头”
以上纺纱试验结果表明,各项工艺依次调整后,出“硬头”现象有所缓解但并不能彻底解决。
根据细纱前区附加压力棒的作用原理及纺纱特点,我们对前区罗拉隔距、前胶辊和中铁辊的位置进行了优选。粗纱捻系数适当减小,为116前后区罗拉隔距适当大,为19mnx29mm前胶辊前冲量由3大到4mm中铁辊位置后移后区牵伸倍数由1.17倍大到1.29倍;隔距块由25mm增大到28经过以上工艺调整,由于罗拉隔距加大及中铁辊位置后移,减小了须条对压力棒的包围角,须条所受摩擦力降低。同时,通过调整其他工艺参数,也一定程度地减小了前牵伸区须条的牵伸力,从而使须条得到有效控制和牵伸,彻底解决了细纱出“硬头”现象,纺纱生产正常,成纱质量得到改善。C 5%,细节1个/km粗节36个/力棒后力造成的扯据此,我们碰捻ishinm帛结6125个个/毛羽指数4."wwxki.net 4结束语细纱前区加装压力棒加强了对纤维运动的控制,使纤维的变速点集中向前钳口靠近,有利于成纱质量的改善。实践表明,成纱粗节、细节、棉结及条干CV月显下降。压力棒隔距块是一种有利于改善纺纱质量,可以推广应用的新型纺纱器材,但在使用中要注意以下问题:选用压力棒隔距块要比普通隔距块偏大02mm05mm要调整和优选相关工艺参数,细纱机械状态保持良好,尽。信息窗。
可能减小锭差;细纱车间相对湿度要严格控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