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imSun摘要介绍了我国童装市场的产品结构消费结构及设计水平等现状,分析了制约我国童装业发展的因素,展望了我国童装业的发展前景。
1前言童装即儿童的着装服饰,它与儿童生理心理休戚相关,在儿童生长发育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童装不仅仅代小衣服,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衣服仅仅是它的物化形式。童装方面要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使服装更好地呵护儿童肌肤,方便儿童生活,有益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另方面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启迪儿童对色彩对案对美的迫求,为今后正确的着装打下定基础。因此童装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美化引导教育儿童的功用,是种文化产品。童装业肩负着保护儿童美化儿童引导儿童培养儿童的特殊使命,在服装业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2我国童装市场的现状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服装历史渊源流长,素有衣冠王国之美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装业踏着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步伐日新月异,可在琳琅满目的服装市场中,童装市场却举步艰难,发展缓慢,始终处于个尴尬的境地。具体现在以下几方面2.1庞大的消费群体与有限的生产能力的矛盾儿童是童装的销售主体。根据人口资料显,我国16岁以下儿童有3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分之。我国国情决定了童装市场的消费对象是个稳定童装的占有率却很低,仅1.目前我国拥有4.4万个服装生产企业,可有品牌的童装专业生产企业还不到200家。庞大的消费群体与有限的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童装业的发展。
2.2童装市场竞争激烈,国产童装缺乏竞争力童装市场在整个服装市场中虽是个小市场,但竞争却十分激烈。国外童装以其先进工艺技术辅料优势抢占国内市场,使国内童装的设计与创新显得疲软缺乏竞争力。近几年国外品牌童装已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几乎达50,而国内有特色70企业处于无品牌状态。
2.3产品结构不合理童装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性的变化,可将消费结构划分为档婴儿服,1岁幼童服3岁小童服4,6岁中童服7,12岁大童眼13,16岁。然而在我国目前的童装市场中产品结构上现不尽合理,市场上以幼童眼小童服居多,婴儿服中童服大童服偏少,尤其是大童服装断挡严重。
2.4童装设计水平与国外差距很大据有关人士对北京童装市场调查发现,合资外资进口童装品牌与国内童装相比,面料上看没有多大差距,基本上都是采用纯棉或涤棉6535,差距主要在设计水平上。国内童装设计上存在很多误区色彩暗淡,不合儿童口味;款式单调陈旧,缺少童趣;面料选择不合理;装饰过于繁琐花俏,失去童真;服装号码与相同年龄的个体身材宠异大,且规格不全,尺码断档严重。
2.5童装质量差。价格偏高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对1997年我国童装64家生产企业生产的69种产品进行的抽,结构显,童装产品的合格率为78.26.在抽查的13个商场中只有4个商场被抽,的产品全部合格,其他商场均有不合格产品存在。质量较差的产品具体现在无商际无中文标识无号型标志,缝制质1差,理化性能差,外观不整洁等。
据北京市36家亿元商场童装价格调查显,1998年童装平均价格为85元件套,其中元件套以下的童装占总销售额的65,100,200元件套的童装占总销售额的29,200元件套以上的童装占总销售额的5.7.从中不难看出我国童装价格普遍偏高。由于我国经济水平总体不高,因而对童装需求仍以中低档和低档为主,其中以低档眼装占绝对垄断地位,高档服装只能满足高收入家庭和部分送礼需要。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童装需求上现也不尽相同。调查资料显,大城市童装有向高档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其中又以追求洋品牌为时尚;而农村则以国内低档为主。
3制约我国童装业发展的因素3.1起步晚。观念落后我国历史上没有童装,有的只是小背心小马褂等成人衣服的缩板,严格地讲,这种衣服不能叫童装。因为童装的主体是儿童,而儿童与成人相比又具有特殊性,他们从婴儿到少年整个成长过程中,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始终都处于快速发育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而且变化阶段十分明显。因此不同时期的儿童在生理心理上各有特点,对生活需求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现也不同。我国童装市场相对成人服装市场而言,起步较晚,是从30年代洋童装进入国内以后,伴随着近代服饰发展而诞生的,是中外服饰文化交融的产物。长期以来,我国童装直停留在模仿国外童装色彩款式的水平上,对国外关于童装的设计观念,营销理念却直没学,观念仍比较陈旧。对于童装缺乏科学的认识,童装的季节性不强,时代感又很弱,且设计师不易出名的传统理念,使我国在服装市场中直存在着重高级时装的开发投入轻儿童服饰研究的状况。致使童装的设计生产及选择主要是依据成人的心态去替代儿童的消费文化,使国内童装始终徘徊在低档次的水平上。
3.2对儿童服饰重视不够,缺乏对儿童深入研究长期以来,童装市场尽管呼唤多年,但由于传统观念及其他因素直未引起有关人士高度重视,使我国在童装业的开发投入上严重不足。现在是我国没有童装设计研究机构和专业人才的培训基地。国内服装类的大专院校几乎没有专门的童装设计课程,而企业的年轻设计人员又没有和儿童深入交往的经验,对儿童生理心理智力和生活习愤的变化缺乏认真的研究。所以在童装的设计上出现不正常的设计链,产品克隆现象十分突出,即童装产品相互抄袭,千篇律。大型企业模仿海外发达国家地产品;小型企业则抄袭大中企业的童装式样。这种设计能力低下的状况势必造成我国童装市场鱼目混珠,优劣参杂,严重影响了我国童装业的健康发展;是在童装的研究上,缺乏定期对儿童自身的生理特点进行调,关于儿童体型的数据,很多厂家使用的还是60年代的统计数据。因此童装的规格尺寸不符合现代儿童相同年龄的身材,同时产品规格不全,断档严重。
3.3设计与市场缺少沟通。信息不畅由于我国对童装市场重视不够,因而没有革装设计人员去研究预测发布国内外童装的流行趋势,使设计与市场之间缺少沟通,信息不畅。方面,市场上可供童装设计的面料很少,并且低档面料多,中高档面料满意的少,质量难以达到设计要求;面辅料企业信息又无从,起。于是设计人员很难找到设计构思所需要的面料。另方面,面料企业销路不畅,大量积压。正由于设计与市场之间的脱节,致使我国童装的设计水平及产品质量与国外童装存在明显差距。
4我国童装市场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以及儿童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使得儿童消费成为家庭中的主要消费之,儿童服装的购置在家庭消费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根据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全国童装需求量将以8的速度递增,预计1999年达6.5亿件,2000年达8亿件,2001年达8.7亿件,2002年达9.5亿件,到2003年全国童装需求量将突破亿件。显而易,我国是名副其实的童装消费大国,童装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是个发展前景广阔的服装行业。但同时我们又应当清楚地看到,我国虽是个童装消费大市场,但却是个设计小市场,与国外品牌童装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意味着我国童装市场既存在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